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,光伏产业作为清洁能源的核心力量,正面临规模化发展后的运维瓶颈。山东建筑大学“低碳技术与智慧能源”团队聚焦光伏智能检测领域,以轻量化大模型与云边协同技术为核心,研发的“天工睿眼・智绘光网”光伏组件缺陷检测平台,实现了缺陷检测的精准化、高效化,为光伏产业智能化运维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。
团队成员进行无人机巡检(山东建筑大学供图)
技术攻坚:破解缺陷检测核心痛点
传统检测方式依赖人工判读或单一技术,存在效率低、漏检率高、适应复杂环境能力弱等局限,难以满足规模化运维需求。针对上述问题,团队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,创新设计云边协同架构:无人机航拍代替人工巡检大幅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;边缘侧搭载AI处理器快速识别显性缺陷,提高紧急故障反应效率;云侧依托多模态大模型深度分析数据,精准定位隐裂、断栅等隐性缺陷,增加隐性故障辨识类型,提高辨识精度。这一架构既保证了现场响应速度(故障判断延迟≤3秒),又通过云端大数据训练提升了模型泛化能力。
在算法层面,团队研发轻量化小样本检测模型——仅需10-20张缺陷样本即可完成训练,模型参数量减少75%的同时,检测准确率仍保持90%以上。结合多模态融合技术,团队构建了“图像-文本”双通道诊断框架,使隐性缺陷识别召回率提升20%,有效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的漏检问题。
分布式光伏场站(山东建筑大学供图)
成果落地:从技术突破到产业价值
自平台运行以来,已在济南市多个光伏场站予以实施。相比传统人工巡检,检测效率提升20倍,运维成本降
[ 责编:杨帆 ]【来源:光明网】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@xxcb.cn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内容咨询及合作:19176699651;yuanshipeng@xxcb.cn。
举报/反馈盈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